创耀影院创耀影院

〈歌手2025〉口碑拉胯,林志炫被淘汰成遗憾,节目组该反思了!

作为华语乐坛标杆性音综,《歌手》系列曾凭借殿堂级舞台与“国家队”歌手的巅峰对决,缔造无数经典名场面。然而,新一季《歌手2025》以全程直播形式回归后,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。节目组试图以“无修音直播”强化真实感,却意外掀起“张学友来了也要被淘汰”的争议话题,折射出流量时代音综的深层困境。

本季阵容堪称豪华:既有单依纯、马嘉祺等新生代流量歌手,也有林志炫、陈楚生等实力派坐镇。然而,直播镜头犹如照妖镜,将选手状态暴露无遗。被誉“稳定输出机”的单依纯虽蝉联两期冠军,却仍被诟病“炫技胜于情感”;而林志炫的淘汰更成为舆论爆点——这位手握《单身情歌》《离人》等时代金曲的“行走的CD”,竟在《悟空》《秋意浓》两场表演后黯然离场。其淘汰感言中“预留四个月档期准备冲刺”的遗憾,更让观众唏嘘:当先锋改编遭遇审美惯性,实力派竟成“时代的眼泪”。

与林志炫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时代峰峻新人马嘉祺的晋级。这位偶像男团出身的00后歌手,虽在技巧与作品厚度上与其他选手存在代际鸿沟,却凭借粉丝基础成功挑战高位。网友对其“资格争议”的讨论,实则指向音综生态的变迁:当舞台成为偶像“镀金跳板”,当流量逻辑碾压资历沉淀,节目是否已背离“用音乐说话”的初心?

陈楚生的逆袭则为节目注入一抹亮色。这位初代选秀冠军用《披荆斩棘的哥哥》总冠军证明:在“为梦想歌唱”与“为流量营业”的分野中,纯粹的音乐初心仍具感染力。然而,节目组的革新尝试亦显露矛盾——直播形式虽倒逼歌手展现真实力,却也因容错率降低引发争议:林志炫因“超前改编”被嘲,马嘉祺因“资历不足”遭讽,折射出大众审美与艺术表达的割裂。

《歌手2025》的争议,本质是音综在流量时代的生存投射。老将离场、新人登场、直播真唱、饭圈入局……种种现象交织成一幅魔幻图景。或许正如观众所言:“淘汰的不是歌手,而是一个时代的聆听方式。”未来节目能否在专业性与娱乐性间找到平衡,将成为决定其能否续写传奇的关键。

标签: 歌手  时代  流量  节目